来自:静安寺中心

社区服务能否走出“朝九晚五”

2013年10月9日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本报记者栾吟之 实习生柯珍妮

  “夏天,工作人员要午睡,服务窗口下午的开放时间又延后了半小时,办事真不方便!”

  “天还没黑,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怎么就关门了?”

  入夏以来,陆续有读者向本报反映,社区公共服务窗口的开放时间没能跟上市民夏令生活节拍,建议增设 “夜间服务”。这样的建议是否可行?记者为此进行走访——

  晚间窗口“铁将军把门”

  晚上18时至20时,记者实地走访中心城区多个街道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、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图书馆等。这些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窗口,大多朝九晚五,到了晚上便“铁将军把门”。

  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涵盖劳保、帮困、医保、计生等200多项服务内容,每天都有许多居民前往办事。中心开放时间多为8时30分至17时,中午还有2小时左右午休。居民反映,入夏以来,有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还把午休时间从13时30分延长到14时。

  一些社区文化活动场所也不开放夜间服务。家住龙华街道的一些老年居民说,社区有400多平方米的乒乓房、宽敞的舞蹈练功房和体质监测站等,每个居委会还有超过100平方米的活动室。但美中不足的是,这些场所大多天黑前就关门。记者还注意到,市中心许多街道的社区图书馆都设在居民区,居民进馆看书或借阅都很方便。但一些居民仍略有遗憾,提出图书馆开放时间如果再长一些就好了。

  需求与公共成本能否兼顾

  让社区公共服务场所提供 “夜间服务”,是否具备可操作性?记者采访了一些街道负责人。他们认为,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等公共事务办理类窗口,由于必须与各职能部门进行“后台联动”,较难延长服务时间,即使开放窗口,也要等到第二个工作日各部门上班时间再进行处理,市民一样要跑两次。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开放 “夜间服务”虽说可行,但成本将显著上升。以增加3小时夜间服务来计算,必须多配备3—4名工作人员,加上水电费等,总支出要增加50%左右。

  “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产品,应该兼顾满足居民需求和节约公共成本。”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说,公共服务作为一种“托底服务”,政府首先应确定其“边界”所在:满足哪部分的需求、满足到什么程度、投入多少成本等等。在“夜间服务”是否开放这个问题上,提供方同样应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,制定符合自己区域特点的服务方式,没有必要“一刀切”;同时,还可以通过与社会性的市场服务相结合的方式等,寻求多种手段满足居民多层次需求。

  借力探索多元服务方式

  目前,部分街道已经尝试提供一些“夜间服务”,通过志愿者队伍降低运作成本,也引导居民自我管理。

  静安寺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每天延时开放到20时30分,7月1日起增设健身器材和乒乓球等免费项目,还把一些面向白领的舞蹈、音乐类培训项目安排在晚上,组织居民志愿者轮流进行管理。

  甘泉路街道发现,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定期开设的专家咨询类服务很受居民欢迎。但考虑到成本,街道并没有延时开放活动中心,而是单独开设“法律夜门诊”,组织社区里的退休律师和司法行政人员当志愿者,轮流到各居民小区里服务。 (下转第8版)(上接第1版)为了丰富市民夜生活,普陀区还开设社区电影专场,组织一支来自曹杨电影院等影院的义务放映队,在夏夜里为居民放映各种新片。

  一些社区工作者建议,在一些服务窗口可采取“错时服务”方式。还有的市民提出,可以借鉴“法律夜门诊”模式,将一些具备条件的志愿服务安排到夏季夜晚,如“小修小补街市”、义务知识讲座等,既符合市民生活习惯,也为在职志愿者创造一个献爱心的平台。此外,有关部门也可制作一些服务指南手册,列出周边提供“夜间服务”的医院、影剧院和其他商业门店,让居民获取更多信息的同时,也鼓励商家以市场化手段提供更多元的服务。